全年減少570億美元,中國去年持有美債規(guī)模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
中國持有的美債自2011年達到峰值以來已下降約5500億美元。而英國美債持倉量在去年出現(xiàn)大幅增長,比利時美債持倉增加602億美元,盧森堡美債持倉840億美元。日本美債第一大債主,持倉量超過1萬億美元。
作為全球第二大美債持有國,中國去年持美債規(guī)模降至15年新低。
周三,美國財政部最新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24年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(guī)模大幅減少570億美元至7590億美元,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。
見聞此前文章指出,中國12月所持美債減少96億美元,從2022年4月起,中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,去年全年12個月中的持倉有9個月中都下降,僅4月、6月和11月持倉增長。
由于美國政府需要為巨大的預算赤字融資,而美聯(lián)儲同時又在縮表,所以市場對其他國家持美債規(guī)模的轉變密切關注。
中國持有的美債自2011年達到峰值以來已下降約5500億美元。而英國持有的美債在2024年增加了342億美元,而比利時持有的美債增加了602億美元,盧森堡持有的美債增加了840億美元。日本仍是最大的持有國,持有量超過1萬億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英國持有的美債出現(xiàn)大幅增長。分析人士認為,這主要是由于外國主權財富基金、富裕家族和對沖基金通過倫敦進行資金流動所致。比利時也出現(xiàn)了類似的情況。
NatAlliance國際固定收益主管Andy Brenner指出,鑒于英國國債收益率高于美債,英國的美債買家不太可能是英國投資者,而更可能是外國資金(包括中東資金)。
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研究員Brad Setser表示,對沖基金可能在英國持有美國國債,作為所謂基差交易的一部分,這是一種高杠桿策略,基金買入美國國債并賣出期貨,以從微小的價格差異中獲利。